文都网校资讯 首页

2019年初级中药士考试必看备考资料

考试经验 ->正文
来源:网络2018-09-05

  2019年卫生资格考试-初级中药士考试预计于2019年5月开考,你是不是已经为之准备了呢?文都网校医学小编特在此为大家准备了初级中药士考试必看备考资料,看看自己是不是都已经掌握了呢!

中药常用剂型法

1.汤剂

汤剂的特点是吸收较快,能迅速发挥药效,特别是便于根据病情的变化而随证加减,适用于病证较重或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有利于满足辨证论治的需要,是临床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汤剂的不足之处是服用量大,某些药物的有效成分不易煎出或易挥发散失,煎煮费时而不利于危重病人的抢救,口感较苦而小儿难以服用,亦不便于携带等。

2.散剂

根据其用途,分内服和外用两类。散剂的特点是制备方法简便、吸收较快、节省药材、性质较稳定、不易变质、便于服用与携带。李东垣说:“散者散也,去急病用之。”外用散剂一般作为外敷,掺散疮面或患病部位;亦有作点眼、吹喉等用。

3.丸剂

丸剂与汤剂相比,吸收较慢,药效持久,节省药材,体积较小,便于携带与服用。适用于慢性、虚弱性疾病,如六味地黄丸、香砂六君丸等;也有取峻药缓治而用丸剂的,如十枣丸、抵当丸等;还有因方剂中含较多芳香走窜药物,不宜入汤剂煎煮而制成丸剂的,如宫牛黄丸、苏合香丸等。常用的丸剂有蜜丸、水丸、糊丸、浓缩丸、蜡丸、水蜜丸、微丸、滴丸等。

4.膏剂

有内服和外用两种,内服膏剂有流浸膏、浸膏、煎膏三种;外用膏剂分软膏、硬膏两种。其中流浸膏与浸膏多数用作调配其他制剂使用,如合剂、糖浆剂、冲剂、片剂等。现将煎膏与外用膏剂简述如下。

(1)煎膏又称膏滋。其特点是:体积小、含量高、便于服用、口味甜美。有滋润补益作用,一般用于慢性虚弱病人,有利于较长时间用药,如鹿胎膏、八珍益母膏等。

(2)软膏多用于皮肤、黏膜或创面。软膏具有一定的黏稠性,外涂后渐渐软化或熔化,药物慢慢吸收,持久发挥疗效,适用于外科疮疡疖肿、烧烫伤等。

(3)硬膏又称膏药。用时加温摊涂在布或纸上,软化后贴于患处或穴位上,可治疗局部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如疮疡肿毒、跌打损伤、风湿痹证以及腰痛、腹痛等,常用的有狗皮膏、暖脐膏等。

5.酒剂

又称药酒。是将药物用白酒或黄酒浸泡,或加温隔水炖煮,去渣取液供内服或外用。酒有活血通络、易于发散和助长药效的特性,故常于祛风通络和补益方剂中使用,如风湿药酒、参茸药酒、五加皮酒等。外用酒剂尚可祛风活血,止痛消肿。

6.丹剂

丹剂并非一种固定的剂型,内服丹剂有丸剂,也有散剂,每以药品贵重或药效显著而名之曰丹,如至宝丹、活络丹等。外用丹剂亦称丹药,是以某些矿物类药经高温烧炼制成的不同结晶形状的制品。常研粉涂撒疮面,亦可制成药条、药线和外用膏剂,主要用于外科的疮疡、痈疽、瘿瘤等病。

煎药方法

煎药前,先将药物浸泡20~30分钟之后再煎煮,以利于其有效成分的煎出。对某些有特殊煎服要求的药物,应在处方中加以注明。

(1)先煎,介壳与矿物类药物,因质地坚实,药力难于煎出,应打碎先煎,煮沸后20分钟左右,再下其他药,如龟板、鳖甲、石决明、生牡蛎、代赭石、生龙骨、生石膏、磁石等。某些泥沙多的药物如灶心土、糯稻根等,以及质轻量大的植物药如芦根、夏枯草等,宜先煎取汁澄清,然后以其药汁代水煎其余药物,处方时注明“煎汤代水”。

(2)后下,气味芳香的药物,用其挥发油取效的,宜在其他药物即将煎好时下,煎5分钟左右即可,以防有效成分的散失,如薄荷、砂仁、豆蔻等。用大黄取其攻下时,一般煎10~15分钟即可。对所有后下药物,亦应先进行浸泡再煎。

(3)包煎,某些药物煎煮后可致药液浑浊,或对咽喉有刺激作用,或易于粘锅的药物,如赤石脂、滑石、车前子、旋覆花、蒲黄等,宜用纱布袋将药包好,再放入锅内与其他药物同煎。

(4)另炖或另煎,某些贵重药物,为了保存其有效成分,避免同煎时被其他药物吸收,可另炖或另煎,如人参应切成薄片,放入加盖碗内,隔水炖l、2小时。对于贵重而又难于煎出气味的羚羊角、水牛角等,应切成薄片另煎2个小时取汁和服,亦可磨汁或锉成细粉调服。

(5)熔化(烊化),胶质、黏性大而且容易溶解的药物,如阿胶、鹿角胶、龟板胶、饴糖、蜂蜜之类,用时应单独加温熔化,再加入去渣的药液中微煮或趁热和匀后服,以免和其他药物同煎时易于粘锅煮焦,且粘附他药,影响疗效。

(6)冲服,某些芳香或贵重药物不宜加热煎煮者,应研为细末,用药液或温开水冲服,如牛黄、麝香、琥珀等;散剂、药物的粉末以及药物鲜品的自然汁亦需冲服。如紫雪、沉香粉、肉桂末、参三七粉、生藕汁、生萝卜汁等。

大柴胡汤

【方源】 《金匮要略》

【组成】 柴胡半斤(15g) 黄芩三两(9g)大黄二两(6g)枳实(除寒热结)四枚(9g) 芍药三两(9g) 半夏半升(9g) 生姜五两(15g) 大枣十二枚(4枚)

【用法】 水煎2次,去滓,再煎,分2次温服。

【功用】 和解少阳,内泻热结。

【主治】 少阳阳明合病。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呕不止,郁郁微烦,心下痞硬,或心下满痛,大便不解或协热下利,舌苔黄,脉弦数有力。

小柴胡汤

【方源】 《伤寒论》

【组成】 柴胡半斤(24g) 黄芩三两(9g) 半夏半升(9g) 生姜三两(9g) 大枣(掰)十二枚(4枚) 人参三两(9g) 甘草(炙)三两(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1. 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 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单渗漉法操作过程

①粉碎药材:粉碎度应适宜,一般以粗粉或最粗粉为宜。过细易堵塞;过粗不易压紧,溶剂消耗量大,浸出效果差。

②润湿药粉:药粉应先用适量浸提溶剂润湿,使之充分膨胀,避免在渗漉筒中药粉膨胀而造成堵塞。

③药粉装筒:渗漉筒底部装假底并铺垫适宜滤材,将已润湿膨胀的药粉分次装入渗漉筒,应松紧适宜,均匀压平,上部用滤纸或纱布覆盖,并加少量重物,以防加溶剂时药粉浮起。

④排除气泡:打开渗漉液出口的活塞,从药粉上部添加溶剂至渗漉液从出口流出,溶剂浸没药粉表面数厘米,关闭渗漉液出口。

⑤药粉浸渍:一般提渍24~48h,使溶剂充分渗透扩散。

⑥渗漉:打开渗漉液出口接收漉液,漉液流出速度以1000g药材计算,通常每分钟1~3ml.渗漉过程中应不断补充溶剂。使溶剂始终浸没药粉。

  相关搜索:2019年卫生资格考试备考资料汇总

下载文都网校APP,查看更多学习资讯
热销课程
最新资讯
热点资讯

点击拨号:400-011-8090 在线客服